冷灰
24号文字
楷体

第356章长老

作者:周扶妖字数:2912更新时间:2025-04-12 17:39:43
  叁天后,阿富汗坎大哈。
  军用悍马在临近傍晚时分驶进一个名为“霍塔克”的村庄,立刻引起了村里男人们的警惕。村里清一色的低矮土房,大约是每天浸透在漫天黄沙中,这里的人皮肤棕黄焦黑,连拴在树上的羊毛色也白里透黄。
  穿着褴褛的小孩抱着同样瘦弱的鸡,一双黑黝黝的眼睛好奇又警惕地看着从车上下来的不速之客。
  周寅坤下来就听见一连串的鸡叫,他不耐烦地看过去,看见一帮脏兮兮的小孩,瞧着就臭烘烘的。
  此时对面土屋的门打开,周围村民都快步过去,神态恭敬地用普什图语称呼了走出来的老者。
  被簇拥着过来的老者缠着白色头巾,看上去少说也有七十岁,却连拐杖都不用,眼睛不大,却丝毫不显浑浊,反而眸光锐利。
  此人正是吉尔扎伊部落长老,苏德。
  普什图族是阿富汗第一大民族,而吉尔扎伊则是普什图族中的第一大部落。大部分塔利班都出身于这个部落,足见其地位之特殊。
  部落向来以长老为尊,面对吉尔扎伊的长老苏德,即便是塔利班也要礼让叁分。
  见来者是个年轻人,长了张没吃过苦的风流脸,苏德打量了他,没有说话。
  “苏德长老。”周寅坤朝他伸手。
  对方盯他两秒,周寅坤笑眯眯的。苏德这才右手放置心口,说了句“愿真主保佑”,才握上他的手。甫一握上便微微皱眉,低头看了眼。手上摸得出的厚茧,位置是常年拿惯了刀枪磨出来的。
  他又抬眸对上周寅坤的眼睛,虽含笑意,却也眸色幽深,叫人探不到底。
  “苏德长老,”旁边查猜用普什图语道,“这是我们老板的一点心意。”
  苏德闻声望去,悍马后面的几辆皮卡车上,装着高高堆起的粮食、衣物毛毯、日用品、医药品,甚至还有几十部新手机、信号器,抽水机和发电机,够整个村子过上大半年了。
  “听说这儿生活不大方便,大人们倒没什么,冬天骨头脆,小孩打水容易摔着,”周寅坤说,“我这个人最心疼小朋友了,请苏德长老收下。”
  听完查猜的翻译,苏德看向不远处还穿着单薄衣衫的孩子们。小孩们早就看见车上的东西,只是长老没发话,谁也没敢贸然上前,只眼巴巴地望着。
  这些礼物瞧着是用了心的,比起钱,现在的阿富汗各处最需要的都是水和粮食。他们拥有亚洲最大罂粟田,供给着全球90%的鸦片,粮食却还要进口,水龙头早已成了摆设,打水成了这里孩子们童年最深刻的记忆。
  这礼送得诚心,苏德抬抬手,用普什图语对身边村里年轻人交代了几句,大家当即露出笑意,用蹩脚的英文朝周寅坤说了谢谢,接着便纷纷朝着那几辆皮卡车而去。孩子们见大人开始卸下那些东西,立时高兴得大叫起来。个个放下怀里的鸡,争相上去帮忙。
  “跟我来吧。”苏德转身朝土屋走去。
  进到院里,他朝两个正在给羊喂草的小女孩说了两句话,两个小女孩听后点点头,用盆里的一点水洗了手,去了侧面的矮房子里。
  周寅坤跟着苏德进入最中间的土屋,里面同样铺着地毯,看得出的便宜,但也干净厚实。
  照旧是席地而坐。刚落座,刚刚那两个女孩就端着东西进来了,整个村子里,也就只有长老这里条件稍好一些,放到周寅坤面前的是好几道干净精致的食物。
  不仅有刚出炉切成块的烤馕饼,还有名为切丽库尔玛的牛奶干果布丁,和用当地盛产的坚果摆出的七果盘。前者是开斋节食物,后者则是阿富汗新年诺鲁孜节才能吃到的东西。
  除此之外,还有一壶无籽葡萄茶和一壶刚冲泡好的黑咖啡,一左一右地放到周寅坤手边。
  做完这些,两个小女孩才好奇地抬头,看向这个陌生又好看的客人。
  “这是我的两个孙女。”苏德简单说了句,看向女孩们的眼神难得温和。
  两个女孩都不足十岁,所以没有戴头巾,眼神单纯稚嫩。周寅坤顺手端起那盘牛奶布丁递过去,女孩们神情惊讶,忙看向爷爷。
  见爷爷点了头,她们高兴地双手接过来,这是过节才能吃到的东西。
  接下来要谈正事,苏德让两个孙女去外面。女孩听话地点头,两人小心翼翼地端着装有布丁的盘子,坐到外面的石头上细细品尝。
  屋里漫着热茶的香味。
  苏德拿起茶壶,给周寅坤和查猜倒了茶。
  “加不加糖,两位自己决定。”他指了指旁边装着蔗糖块的小盘子。
  “这茶很香,”周寅坤端起来尝了口,“听说是阿富汗最有名的茶。第一次来就能享用这些,真是荣幸。”
  苏德笑了笑,“周先生对我们普什图族人了解的挺多。”
  “当然了,自从听说了普什图族的待客之道,我就一直想亲身体验一次。”
  典型的话里有话,苏德看着他。
  阿富汗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资源,导致这里上千年来成为各大帝国入侵争夺的战场,也导致了普什图人强悍好战的性格。但这个民族并非蛮横无理,也遵守着民族特有的行为准则——普什图法典。
  法典中最着名的一条便是“殷情好客,客人至上”。
  具体来说,就是普什图族必须为前来寻求庇护的客人给予保护,不管客人是什么背景地位,哪怕是曾经的敌人,只要受到部落长老的保护,普什图法典就会生效,所有族人都将对其进行庇护,必要时甚至可以牺牲生命。
  这样的习俗中,尤以拉丹的例子最为有名。
  此人早年间被各国驱逐,辗转来到阿富汗,受到普什图长老的客人礼遇,使之在阿富汗山区躲藏数年之久。七年前拉丹策划并实施了一起对美国的恐怖袭击,震惊世界,美国下达通牒要求阿富汗交出始作俑者,可惜老美不懂普什图风俗,遭到了拒绝。
  美国以此为由直接向阿富汗宣战,仗一打就是七年多,至今都没有要结束的迹象。
  周寅坤看不懂这愚蠢的风俗,但他很喜欢。
  苏德当然听得出他言下之意,无非就是想受到同样的礼遇,以便在阿富汗某得想要的利益。
  然而,这个国家已是千疮百孔了。
  苏德盯他半晌,说:“你既然懂普什图族的待客之道,也应该清楚,作为客人,有义务遵守我们的法律,不可以做让主人陷入危险的事情。”
  “当然。”周寅坤一笑,“我可不是那种在主人家挑起战争之后,就跑去巴基斯坦猫着的客人。”
  苏德眯了眯眼,“你连这个都知道。”
  “在塔利班的地盘讨生活,要是连这些都搞不清楚,不就等于送死吗?”周寅坤悠然放下杯子,“不过也不用紧张,我想请长老帮的忙很简单,就几句话的事。”
  对面等着下文。
  “长老应该也听说了,前几天塔利班找我说想寻个合作,说白了就是想让我的武装参战,我的基地为他们所用。”
  “周先生该知道,我不在塔利班任职,没有权力插手他们的事。”
  “怎么会呢。”男人不紧不慢,“这里是塔利班的老家,是整个政权的发源地,吉尔扎伊部落长老有绝对的话语权。就像塔利班创始人奥马尔,他并不在领导委员会里,可谁不知道他才是最高领导人?”
  见他连实际架构也摸得很熟,苏德不再绕弯子,“没记错的话,周先生在阿富汗的生意原料地是跟塔利班合作,但向外运输是跟美军合作。当初美国人突然开始莫名其妙地缉毒,杀了当地大大小小不少毒枭,给周先生这位新晋毒王省了不少麻烦。”
  “可周先生别忘了,阿富汗这地方种不了别的东西,罂粟是阿富汗人的救命稻草。而你,”苏德盯着他,“伙同美军杀的那些都是阿富汗人,是普什图族人。你杀了我的同胞,还想要我替你说话?”
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